2025年8月29日,旭阳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集团总资产规模达632.60亿元,环比增长5.71%;毛利润16.9亿元、EBITDA18.6亿元、净利润8700万元,环比分别增长3.7%、2.8%、325%。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行业波动,旭阳集团凭借稳健的战略定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应对周期挑战,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开拓成果显著
2025年上半年,旭阳集团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前瞻的战略眼光,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已成功在国际市场的多个关键领域站稳脚跟。回顾2023年7月19日,旭阳集团通过“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双轮驱动,成功实现了印尼苏拉威西园区年产320万吨焦化项目首座焦炉投产,并当月打通“销、运、产、供”全流程及煤气外供,投产即盈利,取得旭阳海外市场布局重要突破;随后相继于2023年11月、2024年2月、2024年5月陆续投产的其它三座焦炉也全部按计划快速达产达效,做到在2024即旭阳首个海外园区320万吨/年焦炭产能整体规模化运营的第一年,实现销售收入7.3亿美元、净利润1500万美元、ROE 5.7%、ROA 1.4%,并与东南亚、南美、印度、欧洲等国际大型钢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挥了旭阳事业海外发展“桥头堡”的显著作用。进入2025年,旭阳集团进一步深化印尼市场布局,并于2025年5月旭阳伟山新能源(印尼)有限公司成功获得“RISUN”商标证书,涵盖化学、农业、食品、医药和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商品类别,为旭阳在印尼市场的多元化业务发展和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法律保障。
与此同时,旭阳集团在拉美市场的拓展也取得显著进展。2025年8月19日,旭阳集团巴西办事处在贝洛奥里藏特市正式成立,成为旭阳在美洲设立的首个办事处。该办事处不仅服务巴西本地市场,还将辐射整个拉丁美洲,标志着旭阳事业的国际化进程迈出新的脚步。截至目前,旭阳集团已在香港、印尼、新加坡、日本等地设立了11个境外子公司和办事处,业务覆盖41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7月8日,旭阳集团成功入选《中国品牌国际化标杆100》榜单,彰显了旭阳在全球品牌建设中的领先地位。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彰显旭阳在全球市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奠定未来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新材料与新能源协同突破,促进国产替代与产业链延伸发展
在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已成为旭阳集团全球扩展的重要驱动力。自2015年起,旭阳集团成立了以多名博士为核心的氨基醇研发团队,经过多轮技术攻关,首创绿色环保的氨基醇合成新工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产业空白。2025年7月4日,旭阳集团在定州园区成功投产国内首套5000吨/年氨基醇装置,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氨基醇工业化生产的企业。该项目作为国内首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基醇产业化装置,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精细化工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高端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并且,旭阳作为国内氨基醇领域的技术破局者,业已构建起从工业级到电子级梯度化产品体系,实现从普通级到高纯级氨基醇产品全系列自主生产与供应,产品品质获国内外用户充分验证与认可,全面通过欧盟REACH注册认证,能够精准满足涂料、金属加工、新能源、电子、医药等尖端领域定制化需求,有效满足多元客户的差异化需要。
在高端聚酰胺新材料领域,旭阳集团成功突破了国内外聚酰胺新材料生产关键原料的技术壁垒,攻克了“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依托自主创新研发的己内酰胺直接制备己二胺生产工艺(CTH工艺),旭阳集团在郓城园区的高端聚酰胺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作为旭阳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高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一期单套生产规模5万吨/年,已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库,预计将为下游产业如纺丝、织造、注塑、改性等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促进尼龙66生产的技术升级,推动产业链的高端化发展。同时,该项目将与旭阳己内酰胺形成高度协同的产业链互促倍增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成本优势和市场话语权。旭阳集团将通过该项目进一步深化推进尼龙66共聚物切片、超低粘度产品等高端特种尼龙新材料的研发,计划构筑百万吨级尼龙66+特种尼龙产业集群。
在新能源领域,旭阳集团的氢能产业布局加速推进,业已成为中国第二大高纯氢供应商。目前,旭阳已经拥有定州、邢台、唐山等高纯氢生产基地;具备年53亿方氢气资源;稳定运营4条高纯氢产线,合计日产高纯氢24吨;建设并运营4座加氢站,形成总计5吨/天加氢能力。旭阳集团还成功获得危化品运输资质,成立5.5吨/天运氢能力的运氢车队,并主导制定了3项国家氢能标准,获得56项国家氢能专利授权。在绿氢技术研发方面,旭阳集团已突破PEM电解槽等核心技术,并建成10标方/小时小试装置,当前正积极推进AEM电解槽的开发,进一步提高绿氢制备效率。2025年4月15日,旭阳集团5吨/天液氢示范项目顺利通过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成功入选国家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推荐名单。2025年8月,旭阳氢能圆满完成第三次为航天氢液化系统试验用氢保供,已累计完成56.68万标方高纯氢保供量。
创新驱动与数智化发展,推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新材料与新能源的突破进展,离不开旭阳集团长期的创新积累。旭阳集团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为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集团累计投入12.8亿元实施159个数智化项目,联合西门子研究院打造AI智能创新研发团队,突破了焦炭生产中的核心技术瓶颈。特别是在智能配煤系统上,旭阳通过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物联网技术,精准预测焦炭热态、粒度等指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每年为集团节约成本数亿元。旭阳还通过自主开发的“旭阳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集成了55个行业应用,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强大的产业数字化基础。同时,旭阳集团在定州园区建设的灯塔工厂,实现了“机械化换人、智能化无人”转型,设备故障率下降60%,生产效率大幅提升。2025年6月19日,河北旭阳“煤焦化全流程精益管理智能工厂”入选河北省《2025年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树立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典范。
随着技术创新和数智化转型的推进,旭阳集团的传统业务逐渐实现了从大规模制造向服务型、创新型制造的转型。集团通过建立“集团-园区-公司”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推动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了市场适应能力和业务灵活性。旭阳集团围绕产品线设立了20多个研究所,打造了以120多名博士为骨干的千人研发团队,构建起“创意-小试-中试-工程设计-产业化”全研发产业链。借助一系列创新和数智化手段,旭阳集团在提升传统业务效率的同时,还通过全产业链运营和营销一体化服务等新业务模式,为行业合作伙伴创造了显著效益,推动了行业整体升级。
依据全球市场、全球需求、全球客户、全球本质竞争力持续布局产业链,形成全球客户链、服务链、供应链。目前旭阳印尼园区焦炭化工产品已成功销往全球17个国家,覆盖欧洲、印度、东南亚、南美等51家客户,并与下游10家客户签署长协,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也先后在亚洲、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与多个国际大型矿业公司建立长协,进一步丰富了旭阳煤矿资源,并通过数智化系统丰富配煤系统数据库,降低配煤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未来,旭阳将基此继续深化和扩大海外布局,聚焦产业链升级与研发创新,不断完善提升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加速把旭阳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产业+服务集团。 2025年旭阳运营管理业务也得到进一步拓展,新增吉林和山西2个运营管理项目,管理规模总计766万吨,运营管理收入达50.95亿元,较去年同比上升2.01%。
2025年是旭阳创立三十周年,也是旭阳完成“六五”、谋划“七五”的重要年度。截至目前,旭阳集团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中国最大焦炉煤气制甲醇生产商、中国最大工业萘制苯酐生产商。2025年7月22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中国旭阳集团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稳健的经营业绩,荣登榜单第322位,较去年提升17位,充分展示了资本市场对旭阳强大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增长能力的认可。
与此同时,旭阳集团宣布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员工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成果,为转型升级和未来增长注入动力。站在创立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旭阳集团通过数智化转型、新材料布局和国际化战略等多维度举措,积极应对周期挑战,始终处于行业领导地位。正如旭阳集团股东信所言:“旭阳正是在战胜与超越各种周期中成长,也在不断地认识与把握各种周期中塑造自己、创造自身。” 相信未来,旭阳集团能够依托全方位的创新驱动和战略布局,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公司迈向更加卓越的未来。